“1拆4”?茅臺停止送/轉后,機構浮盈滿滿?
由于貴州茅臺(600519.SH)股價高高在上,關于通過送轉股降低投資者參與門檻的討論及傳聞一再出現(xiàn)。最近,又有消息稱:茅臺有可能實施“1拆4”。
茅臺也曾積極送/轉股,自2001年8月上市以來實施過8次。2015年起不再送/轉,意在迎合機構、“謝絕”散戶,打造“中國版伯克希爾”。
停止送/轉后,茅臺股份如愿突破1000元、2000元,參與抱團的機構浮盈滿滿,基金經理名利雙收。
2021年2月沖高2627.88元后,茅臺的走勢可用“強弩之末”來形容。根本原因在于每年十幾點的利潤增速撐不起四十幾倍的市盈率。
進入2022年,茅臺交易規(guī)模顯著萎縮——2021年8月,日均成交92億(最高178億);2022年8月前15個交易日,日均成交40.4億(最高58億)。
截至2022年6月30日,2015家機構持有9451萬股茅臺,市值1932億。指望更多的機構進場、以更高的價格進場接盤,恐怕是緣木求魚。
降低投資者門檻,或者能引發(fā)一輪熱炒,機構賺浮盈也好,套現(xiàn)也罷,不亦樂乎。
機構的動機
投資者以股東身份建議茅臺送/轉股其實是陽謀。
自2021年2月創(chuàng)2627.88元新高后,茅臺股價疲弱。2022年峰值僅為2077元,還是“搶權”造就的。除權日所在周,開盤1998元、最高2077元。分紅后一個月(7月29日),收于1898.44元。
散戶花2000多元“搶”到每股21.675元(10股派216.75元)分紅,股息率僅1%。一個月后股價跌破1900元,每手損失8000元。
股價低迷,交易量也大不如前。2021年7、8月茅臺成交金額分別為1894億、2029億;2022年7月,成交額僅978億;8月上半月成交500億,預計全月成交不到1000億,同比下降50%以上。
長年重倉的機構,希望茅臺每年有10%~20%的漲幅不算“貪婪”。但持股到2023年2月,茅臺重回2600元概率不大,更不要說年化10%~20%的收益。
持股兩年,除每股累計41元分紅一無所獲,機構豈能甘心。做為股東,建議茅臺拆股、降低投資者參與門檻,活躍交易,推動股價,是題中應有之義。
拆與不拆
1)拆與不拆皆市值管理
拆股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常用套路。
中國投資者最熟知的例子恐怕是2014年5月騰訊實施的“1拆5”。拆股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514港元,1拆5后交易價為102.8港元。拆股后,騰訊于2018年2月“摸高”476.6港元后一路跌至250港元一線。10月才觸底回升,2020年7月收于524港元,市值較6年增加400%!
2021年7月,騰訊高最價達到775.5港元。假如沒有2014年的拆分,股價將達3877.5港元,每手38.8萬港元(騰訊交易單位為每手100股)。
當交易門檻隨股價水漲船高(例如2014年5月拆股前每手騰訊成交價超過5萬港元),上市公司預判業(yè)績將持續(xù)增長,拆股降低交易門檻、為股價上漲預留空間是“標準動作”。除此之外,拆股傳遞“股價中長期向好”這種暗示,有助于增強投資的信心。
谷歌首次股票拆分是在2014年3月,方案是“1拆2”。2015年4月,谷歌再次實施“1拆2”。2022年8月股價超過2700美元之際,谷歌宣布“1拆20%”。
不拆股也是市值管理套路,典型是伯克希爾-哈撒韋(NYSE:BRK)。巴菲特明確表示永不拆股,以吸引關注長期利潤而非短期股價波動的價值投資者。8月17日開盤價45.9萬美元,52周最高價達54.4萬美元。
其實身價幾十億、上百億美元,仍甘冒風險賺快錢者大有人在,比如許老板、賈老板,區(qū)區(qū)幾百萬跟本算不上門檻。“不拆股”是伯克希爾用于市值管理的標簽——不坑窮人。
2)A股送/轉效果與拆股相似
A股市場曾有1元、10元、20元、50元各種面值共存的情況?,F(xiàn)今,股票面值基本統(tǒng)一為1元(只有極個別例外)。1拆2的話,面值變成0.5元。在保持面值的情況下,通過送股、轉股同樣可以起到分拆的作用。
送股與轉增的區(qū)別在于:送股是動用年度凈利潤中的一部分購買股票送給投資人,轉增是將部分資本公積金轉為股本。
比如天賜材料(002709.ZH),2020財年、2021財年分配方案分別為“每10股派2元、送紅股7股”和“每10股派5元、轉增10股”。前者消耗3.82億未分配利潤,后者令資本公積減少9.6億。
中遠???601919.SH)貢獻了一個有意思的樣本:
2020年,歸母凈利潤達95.6億、同比增長505%。但由于歷史虧損,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,一不能分紅、二不不送紅股。但好不容易賺錢了,要回報股東(主要是大股東),于是從資本公積中“挖”36.9億轉增股本,實施每10股轉增3股。
到2021年,中遠??睾喜衾麧?93億,母公司(即上市公司本體)凈利潤533億、未分配利潤回正至277.8億,中遠??貜闹心贸?39.3億實施現(xiàn)金分紅。
以登記日收盤價為分母,中遠???021年度現(xiàn)金分紅的股息率為5.8%(稅前),而茅臺僅為1%。
樂視網可謂將“拆股”用到極致:
2010年登陸創(chuàng)業(yè)板時只有1億股本,市值43億。
上市當年就實施了10送2轉增10股派1.5元;次年為10轉增9股派0.73元;2012年10轉增9股派0.5元;2013年10派0.31元;2014年10轉增12股派0.46元。經過四次送轉,樂視總股本達到9.5億股。
2016年、2017年連續(xù)10轉10(關于2016年度分配,賈躍亭曾提議“10轉20”),總股本接近40億。
茅臺在14年內8次送/轉
1)茅臺曾8次送轉股
茅臺不是伯克希爾,2001年8月上市以來實施過8次送轉股:
2001年報10轉1、2002年報10送1、2003年報10轉3、2004年報10轉2;連續(xù)送轉四次后間斷了兩年,2006年報實施10轉10、2010年報10送1、2013年10送1、2014年10送1。
茅臺上市的前14年8資送轉股,2015年起不再送轉股,任由股價突破2000元。想學伯克希爾不坑窮人?高喊“讓工薪族喝得起”,股價讓普通投資者望而卻步,茅臺想干什么?
2)成交量萎縮
2020年7月總成交額為1893億,一年后的2021年7月總成交額為1894億,幾乎沒有變化;
2022年7月總成交額僅978億。日均成交量從2021年7月的4.6萬手降至2022年7月的2.4萬手;
2021年8月達到2029億,日均成交5.6萬手;
2022年8月前15個交易日,茅臺總成交額不到604億,日均成交2.1萬手、同比下降62.2%!
假如2022年8月剩下8個交易日成交320億,全月成交約930億,同比下降54%!
3)機構騎虎難下
那些重倉茅臺的機構,除了每年1%的紅利一無所獲,難免萌生調倉換股的想法。但每手20萬元,中小投資者想接盤卻有心無力,機構賣給誰?
不獨茅臺,整個白酒成交量都大不如前。瀘州老窖2022年7月成交金額、日均成交量分別下降58.3%、60.8%。五糧液走勢有所不同,2022年4月、5月、6月,五糧液成交金額同比增長均在30%以上。7月終于杠不住了,成交金額同比下降58.3%。
茅臺是A股白酒板塊的燈塔、是中國白酒領域獨一無二的存在。如果說茅臺成交低迷拖累了板塊,五糧液則是被板塊拖累。
茅臺通過拆股降低門檻,活躍交易,白酒板塊其它個股或許也能受益,重倉白酒股、騎虎難下的基金們可以喘口氣了。
條件具備但最佳時機已過
從財務角度講,茅臺送轉不存在任何障礙,不要說一兩個年度,連續(xù)送轉都不成問題。
截至2022年6月30日,茅臺股本12.56億,假如每10股送30紅股(效果相當于1拆4),需要從未分配利潤中提取37.7億(母公司未分配利潤達1271億)。
“1拆4”太激進,其實1拆2(即10送10)就好,以后視情況實施送/轉。
投資人對高送轉,存在兩種極端的看法:第一類人“憤世嫉俗”,認為送轉不過是數字游戲;第二類人“不識數”,以為拆股是天上掉餡餅,是天大的利好。
當股價過高時實施拆股或高送轉是天經地義的。正如電子支付普及前我們使用的紙幣,面值有100元、50元、10元,沒有1000元、1萬元的。
股價過高,流動性必然降低。除非上市公司不在意流動性甚至希望流動性越低越好(比如伯克希爾),應當無條件拆股。
2018年6月,茅臺股價突破800元,關于拆股的呼聲再次高漲。草根出身的林園認為“最好1拆10”股,酒價高、股價高都不利于普通百姓參與。反方認為茅臺流動性不成問題,甚至有機構投資者喊話“股價到了萬元以上,為照顧個人投資者才需要拆股”。
根據中登公司2020年6月份公布的數據,A股賬戶金額高于100萬的投資者占比不到2%。茅臺股價1萬元,等于把98%以上的投資者拒之門外。
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都有關于茅臺拆股的討論。
A股市場參與者普遍認為,沒有機構大舉進場的股票漲不起來,只有讓機構進來抱團,股價才會疊創(chuàng)新高。茅臺任由股價畸高,按兵不動,顯然是為了迎合機構投資者。
截至6月30日,2015家機構合有9451萬股市值超過1900億。機構抱團推高股價這條路已走到盡頭,指望更多的機構以更高的價格買入,是天方夜譚。當年聲稱“不到1萬元不拆股”的機構終于想起來“照顧”個人投資者了!
假如茅臺高送轉,將引發(fā)“搶權”、“填權”行情。機構投資者減持,中小散戶接盤是大概率事件。
但是,再怎么高送轉,2.4萬億市值沒有減少,年化十幾個百分點的利潤增速沒有提高,40多倍的市盈率還是降不下來。“搶權”、“填權”行情風險較大,中小散戶最好不要參與。
茅臺拆股的最佳時機已經被錯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