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大學生參與鍛煉 “趕鴨子上架”能否真正行之有效?
資料圖:大學生參與馬拉松比賽。
據(jù)了解,為了進一步激勵學生參與跑步,武漢學院還推出了學分獎勵制度:男、女生如在一個學期內(nèi)分別完成100公里、75公里的跑步里程,將會在期末結算時獲得5分的加分。
除此之外,運動APP內(nèi)加設了班級排名機制,“學生可以通過軟件看到自己在班級內(nèi)的排名,‘爭強好勝’的心理也會激發(fā)他們的運動熱情。”武漢學院體育運動中心羅偉老師介紹說。
據(jù)后臺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截至目前武漢學院大一新生已有3800余人參與跑步,總里程達到87000余公里,人均跑步里程超過20公里。據(jù)介紹,接下來這一措施將逐步覆蓋武漢學院大二到大三的學生。
羅偉坦言,雖然推出這樣強制性的措施,學生會存在抵觸情緒,但學校后期會進行一定的調(diào)整。“我們宗旨和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首先能走出宿舍,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自主參加課外體育鍛煉,最終使學生養(yǎng)成的終身運動習慣。”
武漢學院推出的運動APP截圖。 羅偉 供圖
利用APP“督促”學生參與鍛煉并不是這家學校的獨門絕技,包括北京建筑大學、湖北財經(jīng)學院、合肥學院等都采取了類似的措施。而讓體育鍛煉與學分掛鉤這樣的舉措,在汪曉贊看來是不得已而為之。此前,華東師范大學曾規(guī)定學生每周至少進行一次不少于半小時的課外鍛煉,盡管完成難度并不高,但學生依舊不“買賬”,這讓汪曉贊頗感無奈。
今年9月,華東師范大學公共體育俱樂部教學改革在兩個校區(qū)全面展開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運動加入相應俱樂部,利用課余時間參與鍛煉,按課程要求完成打卡,從而獲得相應積分。這些積分不僅占到學生學期體育考核成績的30%,還可以被兌換成電子貨幣,學生可以用來購買更熱門或者高評級老師的體育課程。
面對學生有可能在日常鍛煉中出現(xiàn)的“偷工減料”,汪曉贊告訴記者,學生需要在學期末的體質(zhì)測試中較前一年成績有所進步,積分才能生效。“無論以何種方式參與體育鍛煉,體側(cè)成績的進步,可以有效反映出學生日常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,這也是我們的目標。”
資料圖:女大學生在賽場“霸氣”吶喊?!钊A峰 攝
與此同時,華東師范大學還通過設立學生參議會的形式,讓學生隨時對體育鍛煉中產(chǎn)生的問題與學校領導進行溝通和建議。汪曉贊認為只有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流暢,才能幫助學校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及時向?qū)W生解釋并加以改正。
汪曉贊表示,與推出促進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為目的的相關措施相比,學校更應該形成相應的理念,“在促進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整個過程中,我們不僅僅要考慮怎么去測學生,而是更多的去引導、激勵學生動起來。”(應受訪者要求,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)(王禹)